【原文】

青堂羌善锻甲,铁色青黑莹彻,可鉴毛发,以麝皮为綇旅之①,柔薄而韧。镇戎军有一铁甲,椟藏之,相传以为宝器。韩魏公帅泾、原②,曾取试之,去之五十步,强弩射之,不能入。尝有一矢贯札,乃是中其钻空,为钻空所刮,铁皆反卷,其坚如此。凡锻甲之法,其始甚厚,不用火,冷锻之,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,其末留筯头许不锻,隐然如瘊子③。欲以验未锻时厚薄,如浚河留土笋也,谓之“瘊子甲”。今人多于甲札之背隐起伪为瘊子,虽置瘊子,但元非精钢,或以火锻为之,皆无补于用,徒为外饰而已。

【注释】

①綇(xiǔ)旅:串甲片的带子。旅,整齐排列。这里指串扎。

②韩魏公:韩琦,北宋时期的宰相。

③瘊(hóu)子:皮肤上的疣。

【翻译】

青堂的羌人擅长锻造铠甲,锻造铠甲所用的铁片颜色为青黑色,晶莹透彻,能够看到毛发,用麝皮做的背心来点缀甲片,质地柔软轻薄而又比较坚韧。镇戎军有一副铁甲,收藏在木匣之中,被官员当成宝物而代代相传。韩魏公任职泾原帅的时候,曾经取来做出试验,在距离五十步的地方,用强弩射它,都无法射穿。曾经有一个箭矢穿过了甲片,也是因为正好射中了中间的钻孔,箭矢被钻孔所刮,铁都已经被反卷过来,甲片的坚韧竟然到达如此地步。凡是锻造铠甲的方法,刚开始的时候铁片比较厚,不使用火炼,而是采用冷锻的方法,比原先的厚度少了三分之二便算是锻造成功了,最后留着如筷头一般大小的地方不锻造,隐约间如同一个瘊子。这是为了检验未锻造时铁片的厚薄程度,就好比浚河河道上留上一些笋状的立土,称为“瘊子甲”。现在的人锻造铠甲时都会在甲片背后暗自留下一个伪造的瘊子,虽然设置了瘊子,但是所使用的材料并非是精钢,或者是火炼而成的,都是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,大多都只是外在的装饰而已。